返回

文豪1978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6章 一代奇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评论,清一色的都是好评,许多评论家对小说不吝溢美之词。

    不仅是文学界,《人间正道是沧桑》在文艺界和官方媒体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著名画家吴冠中在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演讲时,专门提到了这部小说,评价这部小说是“方之欧西,虽有巴尔扎克、司汤达未恳轻让”。

    此话一出,引得在场众多学子哗然。

    巴尔扎克、司汤达那可是文学大国法国最顶尖的文豪,吴冠中拿这两位被国际文坛所公认的文豪与林朝阳相提并论,评价之高令人震惊。

    有学子认为吴冠中言过其实,林朝阳虽然是国内第一流的作家,但距离历史上那些真正的文豪还有不定的差距,至少他的作品还未经过上百年时间的考验。

    也有学子才读过林朝阳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对吴冠中的说法非常认可。《人间正道是沧桑》皇皇巨著,读过的学生无不为之深厚的艺术魅力所震撼。

    吴冠中对《人间正道是沧桑》的高度评价在学生们中间引起了不小的争论,但跟文艺界对这部小说的评价,却又算不得什么了。

    发表一个多月后,《人间正道是沧桑》在国内文化界所引动的浪潮也开始向香江、湾岛文化界,以及海外华人、留学生阶层不断蔓延。

    12月月初,《香江文学》率先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向香江读者推荐这部小说。

    文章中这样评价小说:

    《人间正道是沧桑》中人物的命运,始终在主义信仰与血缘伦理的撕扯间摇摆。

    杨立青加入GCD时对瞿恩说的“我信主义,但更信你“,道出了这部小说的核心悖论:当抽象意识形态需要具体肉身作为载体时,信仰便不可避免的被情感绑架。

    这种现代性困境,使小说超越了传统革命叙事的善恶二分法,进入古希腊悲剧的宿命论范畴,也将小说的境界拉升到了伟大与不朽的境界。

    《人民文学》的海外发行区域涵盖了香江,但除了一些专业从事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从业者之外,历来很少有香江读者关注。

    《人间正道是沧桑》在短时间内风靡内地,好评如潮,带动了香江众多文化界人士对这部小说的阅读兴趣。

    又经过媒体的传播,让许多读者都了解了林朝阳的新作竟然刊登在了最新的《人民文学》上,迅速带动了《人民文学》在香江地区的销量。

    不到一周时间,《人民文学》10月专号在香江销量就突破了2万份。

    放在平时,《人民文学》在香江每个月也就几百份的销量,一部《人间正道是沧桑》直接让杂志卖出两年的量来。

    香江、湾岛两地文化、经贸关系向来密切,在许许多多购买香江发行的《人民文学》专号的读者当中,也不乏湾岛读者。

    《人间正道是沧桑》讲述了从民国到抗战再到解放战争的近代史,湾岛的很多读者,尤其是文化界对于这样的内容其实也非常感兴趣。

    透过这些读者的私下夹带,《人间正道是沧桑》很快便传入了湾岛。

    林朝阳的作品引进岛内已经有多年,早就积累了一批忠实读者,不仅是在普通读者阶层,在岛内文化界也是如此。

    再加上小说本身的内容也与湾岛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关联,12月中旬湾岛《联合报》副刊连续发表了两篇有关于《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评论文章。

    之后岛内又有如《人间》副刊等多家媒体发表了对《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正面评价,称之为“一代奇书”。

    随后这些言论便在岛内文化界不断蔓延传播,《人间正道是沧桑》也引起了湾岛主管部门的注意,很快便对这部小说实行了软性封杀。

    此事迅速引起岛内诸多文化界人士的不满。

    许多文化界人士看官方的态度知道这部小说肯定是引进无望了,又想一睹为快,直接促成了《人民文学》10月专号被夹带入岛的风潮。

    期间《人间正道是沧桑》在港台地区引发的热烈反响被媒体转载回内地,助长了小说在内地本就火热的舆论影响力。

    发表两个多月后,《人间正道是沧桑》成功在两岸三地引起了轰动。

    转眼元旦已过,林朝阳启程前往日本东京。

    今年是林朝阳(日本)文学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研究会每年都会在元旦过后举行大会,近藤直子早在10月份就联系了林朝阳,希望他能够出席今年的大会。

    飞机落地东京羽田机场,近藤直子和藤井省三带了几个研究会的元老站在通道口接机,还特地准备了鲜花,场面热烈。

    近藤直子等人接机开的是一辆考斯特,上了车后路上闲聊,藤井省三提到了《人间正道是沧桑》。

    河出书房在带回了这部小说的手稿后,便筹备小说的翻译,他们把这项工作交给了藤井省三,他最近正在研读这部小说。

    “林桑的新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浩浩荡荡八十余万字,不仅是一部书写历史的史诗之作,更完成了自我的超

第626章 一代奇书(2/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